十一月甲申朔锜至长安上御兴安门面诘之对曰“臣初不反张子良等教
十一月,甲申朔,锜至长安,上御兴安门,面诘之。对曰:“臣初不反,张子良等教臣耳。”上曰:“卿为元帅,子良等谋反,何不斩之,然后入朝!”锜无以对。乃并其子师回腰斩之。诘(jié):责问。十一月初一,李锜解送到长安,宪宗驾临兴安门,当面质问他。李锜答道:“臣原先不想谋反,是张子良等人教臣谋反。”宪宗说:“你既然是元帅,子良等谋反,为何不先杀了他们,然后入朝?”李锜答不出来。于是宪宗下令将李锜同其子李师
十一月,甲申朔,锜至长安,上御兴安门,面诘之。对曰:“臣初不反,张子良等教臣耳。”上曰:“卿为元帅,子良等谋反,何不斩之,然后入朝!”锜无以对。乃并其子师回腰斩之。
诘(jié):责问。
十一月初一,李锜解送到长安,宪宗驾临兴安门,当面质问他。李锜答道:“臣原先不想谋反,是张子良等人教臣谋反。”宪宗说:“你既然是元帅,子良等谋反,为何不先杀了他们,然后入朝?”李锜答不出来。于是宪宗下令将李锜同其子李师回一起腰斩。
甘露之变
宦官专权是唐代后期政治的重要特点之一,他们掌握禁军,挟持皇帝的废立,甚至弑君。宪宗和敬宗就死于宦官之手。文宗即位以后,不愿意忍受宦官的专横,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的大臣。
首先是宋申锡。但是因为事机不密,被王守澄预先察觉,反过来诬陷宋申锡,先发制人。之后,文宗认为他所信任的李训和郑注可以解决宦官问题。他们联络了一些官员,作了详尽的准备,包括可以调动的军事力量。然后计划在太和九年(835)十一月的某一天,谎称天降甘露于宫中,然后事先在那里埋伏好士兵,引宦官进去观看,出其不意,一网成擒。可是因为风吹起了伏兵藏身处的帘幕,仇士良及时发觉了这一计划。他们及时并且第一时间挟持了文宗,因此李训和郑注的计划彻底失败,大量官员被杀,长安陷入混乱之中,而宦官的权力则更加难以撼动了。
(太和四年)上患宦官强盛,宪宗、敬宗弑逆之党犹有在左右者。中尉王守澄尤为专横,招权纳贿,上不能制。尝密与翰林学士宋申锡言之,申锡请渐除其偪。上以申锡沉厚忠谨,可倚以事,擢为尚书右丞。秋,七月,癸未,以申锡同平章事。
宪宗、敬宗弑逆之党:宦官于元和末年和宝历末杀害宪宗和敬宗。
中尉:神策军中尉,禁军统领。王守澄:唐宪宗李纯时的宦官,主张册立穆宗李恒,后为文宗鸩杀。
延伸阅读:
- 要节能省钱 选择节能耐用更省钱的LED灯[图]
- 宾同“摈”排斥 献公公元前 至公元前 年在位 或曰二[图]
- 鲁哀公问道“什么叫作保全本性呢?”孔子回答“死亡、生存、存在[图]
- 江西俗俭果榼作数格唯中一味或果或菜可食余悉充以雕木谓之“子孙[图]
- 磔攘磔分裂牲体以祭鬼神攘谓攘除凶灾疫鬼春气此指春时的疫气这个[图]
-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姓嬴名任好伯乐相传[图]
- 宿物隔夜之物喻芥蒂指心中的嫌隙或不快简文帝品评庾统说他“胸怀[图]
- 这则文字以人的生前身后遭遇处境的巨大反差对世俗愚昧进行了辛辣[图]
- 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曾在践土大会诸侯成为霸主出会[图]
- 当初暨艳提出设立营府来处置贪官污吏的建议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