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八卦”是依据《说卦传》第四章构造的又称“文王八卦”他认
“后天八卦”是依据《说卦传》第四章构造的,又称“文王八卦”。他认为伏羲八卦为天道,文王八卦为地道,地道源于天道。文王承继了伏羲的事业,故称“后天之学”。认为“先天之学”为“易之本”,“后天之学”为“易之用”。
与“先天八卦”不同,方位主震东兑西,离南坎北。(见图二)
图二
(四)《说卦传》详述八卦所取之象,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包括人伦、人体、地理、方位、动物、植物、颜色、性质和动作等,此外关于形状、矿物、气候、器物、农作物、贸易、水利、气味、疾病、武器、交通和巫术等方面均有反映。这说明八卦具有表征人们认识事物的符号表达功能,堪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中特有的“代数学”。
当然,《说卦传》所述八卦之象例,未免牵强、烦琐,切不可盲目地据以释《易》。牵强地以象释《易》,是古代用八卦进行占筮的做法。
序卦传
经上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10)。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11)。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12)。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13)。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14)。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15)。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16)。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17)。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18)。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19)。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20)。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21)。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22)。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23)。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24)。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25)。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26)。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27)。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28)。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29)。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30)。
《序卦传》的中心思想在说明《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或结构。根据卦名,揭示卦与卦之间相互联结的哲学意义。对卦名的解释多有牵强、片面之处。全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解说上经从《乾》至《离》三十卦的顺序;下部分解说下经从《咸》至《未济》三十四卦的顺序。
天象征乾,地象征坤,此处以天地代乾坤。乾坤为《易》之开端,天地乃万物之端,故言有天地然后产生万事万物。此论乾、坤二卦为《易》之首。
受:继,紧接着。受之以:接着是。以下通篇如此。盈:充盈,充满。充满天地之间的,唯有万事万物,所以乾坤之后接着是象征事物生长的“屯”。屯,表示阴阳之气充盈,万物萌生。
屯:难也,《说文》:“屯,像艸(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贯一屈曲之也。”屯为会意字,“”,像种子萌芽生根之状,“一”,像大地。萌芽冲破大地,生长甚难。万物必始于蒙,故屯卦之后接着蒙卦。蒙:萌芽。穉:同稚,幼小。
物始生而幼稚,不能不加以滋养。故蒙之后为需。需:供养也。供养必靠饮食,故言“需者,饮食之道也”。
讼:争讼。饮食必有讼,物初生而幼稚,急需给养;为求生存,互夺给养,必引起争讼,故需之后为讼。
师:兵众也,兵众二千五百人为师。讼必有众起:争讼必有众人卷入,故讼后接着师。
- 上农夫耕种上等田的农夫指所耕百亩之田肥沃而收获丰厚食(sì[图]
- 品行是才能的主人才能是品行的奴仆如果有才无德就如同一个家庭之[图]
- 人们常说的?“顺风耳”仅能听到千里外的声音今日人间的电台、电[图]
- 挚虞《文章志》曰不疑死时年十七著《文论》四首《世语》曰表死后[图]
- . ,降下也 降下也《释诂》“下、降落也”[图]
- 子良出昭常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图]
- 一位朋友举了一个佛教例子说“佛伸出手指问‘大家可曾看见?’众[图]
- 盼子法父母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便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一些谐音字[图]
- 传禅让刑通“型”指铸器之模型引申有仪法、示范义寡妻国君对正妻[图]
- 宫词(二首)张 籍其一新鹰初放兔尤肥白日君王在内稀薄暮千门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