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 ,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 ,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 ,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 ,东方曰寄,终身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 ,曰进士。不征于司徒:即免服国家的徭役;上文说“不征于乡”,是仅免服乡中的徭役。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乐正,乐官之长,掌对国子(贵族子弟)的教育。四术、四教,皆谓《诗》《书》《礼》《乐》。
出学:犹今毕业。
小胥、大胥、小乐正:小胥、大胥,是大乐正的属官;小乐正,是大乐正的副手。
棘:及下文“寄”,都是放逐的异名,并无深义。
司马:掌军政的官。命各乡考察优秀人才,上报司徒,叫做选士。司徒再考察选士中的优秀者,而升入大学,叫做俊士。上报到司徒那里的选士,乡里不征派他们服徭役;升入大学的俊士,司徒不征派他们服徭役,叫做造士。乐正提倡四种学术,设立四门课程,即依照先王流传下来的《诗》《书》《礼》《乐》四书来造就人才。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王太子、王子、众诸侯的太子、卿大夫和元士的嫡子,以及国中的俊士和选士,都要学习这四门课程。凡入学,按照年龄长幼安排课程。将毕业的时候,小胥、大胥、小乐正检举不遵循教导的子弟,报告大乐正,大乐正报告给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都到学校去帮助对这些子弟进行教育;如果不改变,王就亲自视察学校;如果还不改变,王三天用膳不演奏音乐,把不遵循教导的子弟摒弃到远方:摒弃到西方叫做棘,摒弃到东方叫做寄,终身不收录。大乐正考察造士中的优秀者,报告给王,而把他们提拔到司马属下,叫做进士。
38.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司马辨别、考察、任用人才,考察进士中的优秀者,报告给王,而由王下定论。定论然后委任官职,出任官职然后授予爵位,爵位确定然后发给俸禄。大夫放弃自己的职责,就终身不用他做官,死了用士礼埋葬。有军事行动要征发士卒,就命大司徒教进士们乘兵车、穿战甲。
39.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凡是怀有技艺的人,就考察他们的力量:派他们到各地去,挽起裤腿,露着胳膊,比试射箭、驾车以决本领的高下。凡拿技艺为君王服务的,是指祝、史、弓箭手、驾车人、医生、卜人,以及各种工匠。凡拿技艺为君王服务的人,不可从事专业以外的行业,也不迁调他们做官,出了乡就不可按年龄长幼与士排列位次;如果是在卿大夫家中任职,出了乡也不可按年龄长幼与士排列位次。